国内冰酒行业呼唤“标准”随着入世的推进,国内酒企走向国际市场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太遥远的梦想。作为高端葡萄酒的代表,冰酒更是跃跃欲试。短短几年时间,以张裕为首的国内葡萄酒企业纷纷推出冰酒产品,日前,就连地处云南的“太阳魂”,也结束了近4年的科研,开始了将其麾下的梅里冰酒推向市场的构思。
冰酒,顾名思义就是冰葡萄酒,在英文中称“Icewine”,德文为“EISWEIN”。在西方社会,冰酒有“液体黄金”的美誉,是欧洲皇室和欧美上流社会身份的象征。
然对于国内市场来说,冰酒是否真的炙手可热?目前国内冰酒行业标准缺失,市场需要培养,虽然在高额回报的利益驱使下,越来越多的葡萄酒企业投入其中,但是,如何突破这种腹背受敌的现状才是冰酒行业健康发展的出路。
干型葡萄酒花费了近20年的时间培养国内市场,而冰酒作为其高端产品,每瓶的销售价格相当于城市国民收入月平均值,其是否能拥有市场?
今年3月初,梅里冰酒在云南正式发布,正标志着除了张裕、长白山等知名品牌以外,不知名的企业打响了进入冰酒领域的战役。
究竟有多少人了解冰酒的真正定义?根据笔者连日来对葡萄酒行业和一些准备加入冰酒行业的经销商的调查,其中大部分表示,对于冰酒的定义十分模糊,仅仅知道冰酒是葡萄酒的高端产品。
事实上,目前国内市场所谓的“冰酒”基本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Icewine“冰酒”,品质最好且是真正的冰酒,瓶装进口和进口分装的进口冰酒以及符合冰酒生产标准的国产冰酒属于此类,如亚洲红的太阳谷庄园冰酒。原料进口国内分装以及国产冰酒的价格都在200元以上,瓶装进口冰酒则在300元以上。一种是Ice Wine ( Frozen Wine )“类冰酒”,以人工方式将葡萄放进冷冻库冰冻,然后进行酿造的冰酒。类冰酒与冰酒的区别是酿酒原料冰葡萄是否是天然冰冻的成熟葡萄,这类酒的价格在几十元到200元之间。第三种是Dry Wine + Sugar“仿冰酒”,这类酒不是真冰酒,多数是用糖、葡萄汁和酒精调配而成。这类冰酒的价格比较低,那些十几元人民币的冰酒基本就是这类冰酒。
而《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对冰葡萄酒的定义是:将葡萄推迟采收,当气温低于零下7℃,使葡萄在树枝上保持一定时间,结冰,然后采收、压榨,用此葡萄汁酿成的酒。加拿大酒商质量联盟(VQA)对冰酒的定义是:利用在零下8℃以下,在葡萄树上自然冰冻并在冰冻状态时压榨的葡萄酿造的葡萄酒;在压榨过程中外界温度必须保持在零下8℃以下。德国法律关于冰酒的定义比VQA多了一点,即必须在低于零下8℃的自然条件下持续冰冻6个小时以上。
然而,在很多国内的商超当中,特别是非葡萄酒消费成熟的城市,却有不下数10种所谓“冰酒”在进行销售。而根据上面对冰酒真正的定义,国内市场上的大多数冰酒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冰酒,然而正是这样模糊的概念让消费者造成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却为真正的冰酒企业制造了障碍。
据了解,暂时排开市场培养不谈,高额的研发成本已经将大多数葡萄酒企业关在了冰酒开发的门外。以梅里冰酒为例,前期开发成本均在1500万/年,而今年开始更是增加到了2000多万,而冰酒从研发到推向市场,研发经费仅仅占总成本的30%,也就是说,将冰酒品牌推向市场的计划成本将超过1亿元。而张裕和长白山的冰酒开发成本也与梅里冰酒不相上下。
根据权威部门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葡萄酒业亏损严重,虽然2006年上半年葡萄酒业整体利润增长12%,但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21%。与此同时,葡萄酒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迅速。上半年累计亏损1.11亿元,同比增长达76.62%,高出上年同期32.25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国内市场对于干红葡萄酒的认知都出现波动,而冰酒却在业内人士的概念都很模糊的情况下,匆忙地依靠概念进行上市,更是前途未卜。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引领中国冰酒发展的五大品牌(2008-02-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建生)
回国探亲无礼可送窘状逼出来的“黄皮肤冰酒王”--赵天慧(2007-06-1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胡羽)
夹缝中的冰酒突围策略(2007-04-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德惠)
冰酒:高端突围 尚难破冰(2005-06-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朱浪)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