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视世界的中国葡萄酒整个行业缘何不及一个白酒尾部企业?近日,12家葡萄酒上市+挂牌公司财报披露,合计营收不到30亿元,实现净利3.3亿元。有5家企业实现营收增长,3家企业实现净利增长。其中张裕一家半年19.53亿元的收入占行业比重接近67%。
对比白酒行业,12家葡萄酒合计约3.3亿元净利排白酒上市公司倒数第七位。
国产葡萄酒之外,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也在上周公布了《2022年1-6月进口酒类市场情况》: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酒类累计进口量4.8亿升,同比下降60.5%;累计进口额19.7亿美元,同比下降22.5%。其中,葡萄酒累计进口量1.8亿升,同比下降13.3%;累计进口额7.3亿美元,同比下降10.7%。烈酒累计进口量5315万升,同比下降17%;累计进口额8.6亿美元,同比下降13%。
当中显示,葡萄酒进口量和进口额虽分别减少13.28%和10.72%,但降幅较前5个月减缓后进一步小幅回调。
从单月表现看,葡萄酒在今年5月的进口量提升11.8%,进口额增长12.2%至1.42亿美元,首次实现今年单月数据面的总体转正。
到了6月,进口额增速虽放缓至5%,但价格同比增速从0.4%提至8.67%。酒类进出口商分会也在数据披露时提到,“连续2个月的正向数据,与各类葡萄酒产品价格普遍上涨有较强关联。”
从葡萄酒的主要进口国数据看,上半年唯二进口额过亿(美元)的法国和智利两个地区,前者3.15亿美元的进口额占中国进口葡萄酒的43.18%。其价格上涨16.64%,但量缩水2成左右,拖累总额减少8.16%。
另一边,智利价格虽下滑5.78%,但量保持26.26%增长,带动进口额提高18.96%至1.89亿美元。“葡萄酒各来源地整体过‘紧日子’。” 分会对前述数据如此评价。
意大利量额下降微幅加速,西班牙量额下坠提速至30%左右;美国价格高增速回落较大,数量降幅收缩明显,金额增幅扩大至三成。
此外,在进口葡萄酒十大来源国中,格鲁吉亚葡萄酒是量额增幅最大的国家,增幅分别为47.73%、53.3%。
不过,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7月统计月报来看,今年7月,葡萄酒进口量为3086万升,同比减少26.7%;进口金额约8.9亿元,同比减少14.1%。
眼下,中秋旺季已过,进口葡萄酒会不会再出现弱复苏?或许市场才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数据显示,京东平台上半年的葡萄酒行业销量整体约810万件,同比去年增长了约1.4%;销售额整体约2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约4.4%。整体来看,今年国内的市场需求还是存在,但是消费趋于理性,资本也相对谨慎。
在近段时间的市场调研中,多位进口商透露:进口葡萄酒的二批商垮掉了很多,再过几年,或许会消失殆尽。
不仅是二批商在逐渐消失,这两年,进口商都少了很多。调查反馈数据,与2017年的高峰期相比,葡萄酒进口商的数量应该减少了近50%,其中部分人转到了白酒行业。
二批商“消失”的现象,其实是葡萄酒行业整体衰落的反映。种种迹象都表明,进口葡萄酒的问题并不是说某一个流通环节,或者某一个品牌,而是整个行业都出现了问题。
葡萄酒经销商的策略“保守”,有时不只是葡萄酒自身动销节奏的原因。一位华南地区的进口酒经销商表示,自己向下分销接触的批发商名酒行,很多都因为前两年酱酒制造的紧张销售氛围,积压了非常大的酱酒库存。
“今年中秋葡萄酒行业很淡,我这边比白酒下滑地更厉害,可能缩水5成。”这位同时从事白酒、葡萄酒生意的经销商分析道,至于全年葡萄酒行情能走到哪一步,还得观望未来几个月的走势。
多名国内酒庄及进口酒代理商反映,往年葡萄酒行业中秋国庆旺季能占全年7-9成收入的情况,今年“不要想”。葡萄酒团购集采需求下滑,且受到白酒、威士忌等其他送礼可选项的冲击,令部分经销商的旺季葡萄酒收入缩水5成。至于全年目标能否实现,还得寄希望于未来几个月“补回来”。
一位进口商表示,十多年来,第一次出现了亏损,消费者对葡萄酒的需求明显下降了许多。最近3-5年市面上没有特别引人注目的新品牌出现,新的模式也没有看到,在关乎生存的情况下,大家更多的是去补充其他品类来维持经营。
或许从业者们的当务之急是要分析清楚市场数据,搞清楚消费者想要的是怎样的产品,调整好产品线,修炼内功,以求在这一轮调整期中能“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