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大摩平台-「全球认证注册」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的心声从侧面表达了目前中国冰酒的处境。价格高,导致销量上不去;品牌力弱,导致真正喝冰酒的消费者也不一定选你。做干红难,做冰酒更难!
纬度高,温度低,冬季要冻,其他季节又要够温暖,苛刻条件将冰酒的产区严格限制,加上极不稳定的气候条件,如厄尔尼诺暖流和全球气温升高的影响,即使是德国,也不是每个年份都有冰酒出产。
早期影响力比较大的就是干红之类的,所以这类酒在人们的认知上占了先机,已经形成了口感上的习惯,作为餐酒的搭配上也比较常见,而冰酒只是作为甜型酒,会影响食物口感。
通常8公斤的葡萄才能酿造出一瓶375ml的冰酒,但通常通常只需一公斤葡萄,即可酿出1瓶750ml的普通干红,真正的冰酒可谓难得一见的珍品。
由于冰酒特性,昂贵和带甜的口感,只适合极少场合的高档用酒。中国人大多数饮酒场合在餐桌上进行,由于历史习惯原因难以引入冰酒消费。
2010年中国大陆地区进口加拿大冰酒占加拿大冰酒出口量的38.83%,远远高于其次美国,相当于当年每出口10支冰酒,就有4支是到中国的,并逐年递增,中国已成为冰酒第一大进口国。
目前,国内厂家对“冰酒”概念的随意使用,现行的葡萄酒标准并不十分严格,都造成了冰酒市场鱼龙混杂的现象。总体来说,我国冰酒生产标准远不如加拿大、德国等那样严谨。
据相关资料显示,国内终端市场销售的冰酒种类中线%的份额;假冰酒了超过10%的份额。各种仿类冰酒概念充斥市场。
在如今,干红的概念才逐步普及开来后,冰酒必然要走过一段宣传教育的时期。虽然有少部分消费者对冰酒有一定的认识,但并不知道冰酒价值体现在哪里?特别是消费冰酒对他们自身的价值体现在何处?
国内许多冰酒企业都是近些年才上市。由此可见,我们的冰酒市场才刚刚开始。而生产企业少,便不能形成市场的合力,也难以形成产业集聚,并不利于市场的快速发展。
由于冰酒的特殊性质,注定其必须走精品路线。而某些厂家依旧是按照高档干红的品牌塑造方式打造,另外很多厂家无法承载长期的时间和资金投入,很容易走入冰酒低端化的陷阱。
国内冰酒企业局限于本地市场,而难以把控经济发达的地区。冰酒企业大都实力不足,所采用的代理商政策,无法满足代理商“利润”需求,所以很少有代理商愿意真正推动。